喜报- 皮持衡教授当选江西省第四届“最美退休老干部”!
皮持衡教授当选第四届江西省“最美老干部”
来源:省委老干部局四处
为贯彻落实全国老干部局长和全省老干部工作会议精神,打造我省老同志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活动品牌。中共江西省委老干部局在全省离退休干部中开展第四届江西省“最美老干部”推荐活动。按照《关于开展第四届江西省“最美老干部”推荐活动的通知》要求,现将推荐、评选出的第四届全省“最美老干部”和“最美老干部提名”人选,予以公示,欢迎社会各界监督。公示时间为:2020年12月28日至2020年12月31日。如有不同意见,请于公示期间向中共江西省委老干部局一处反映。联系电话:0791——88912162。电子邮箱:654774833@qq.com
最美老干部公示内容
李维正,男,1929年5月生,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任萍乡市上栗县长平乡中心小学校长、中学副校长、教育组长,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1991年,他组织发起并创办的长平人民教育基金会,以捐款作为基金,用基金利息或衍生收入奖教奖学助学,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帮助众多寒门学子走出了一条条光明正道,点燃了山乡未来的希望。在他的引领下,基金会现拥有会员4200余人,募集捐款440余万元,资产总值近600余万元,助学奖学奖教资金累计已达350余万元,共资助贫困大、中、小学生和奖励学奖教4800余人次,五万多人的长平乡29年来没有一个因贫困而辍学的学生。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省离退休干部正能量之星、江西好人等荣誉,更被乡民们称为“少有的好人”。
王文范,男,1928年5月生,194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宜春地区行署副专员,现任宜春市政府办公室第六党支部书记(老干支部)。离休后,他扎根老年教育事业,宜春市大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处处留下了他呕心沥血的身影,目前宜春市老年大学开设班级200余个,涉及专业43个,66门课程,学员近万人,被评为“全国示范老年大学”。担任支部书记后,为党支部搭配班子、协调场地、开展活动、发挥余热、弘扬正能量,带领六支部老干部助力脱贫攻坚,发动捐款6500元,协调爱心企业家为贫困村解决扶贫产品10余万元。先后被中宣部评为中国杰出人物,授予“国学杰出贡献艺术家”荣誉称号,其书画作品被第五届国际书画作品组委会评为美术金奖,出版有国画专辑《耄耋丹青》。
陈正山,男,1947年12月生,196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鹰潭市交警支队原副支队长。1998年,他开始担任鹰潭市公安局驻村扶贫工作组组长,先后在7个村委会69个村小组开展扶贫工作;2008年退休后,他依然放心不下帮扶对象,继续坚守扶贫事业,20多年来,他争取政府部门扶贫资金582万元,个人累计捐资20余万元,支持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帮助134户村民发展产业,40余户贫困户脱贫摘帽,6户特困户和9名辍学儿童返校读书;在他的支持带动下,20多户村民开办了加工企业、休闲山庄或者特色果业。先后荣获“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江西省模范退役军人”“江西好人”“感动鹰潭年度人物”“鹰潭十大爱心人物”“鹰潭市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
赖义金,男,1952年10月生,197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赣州市人大常委会巡视员,现任赣州市关工委主任。他在全省设区市率先成立关心下一代基金会,一年多的时间里筹措到资金近3000万元,带动影响全市70%以上的县、乡、村都建立关爱助学基金,全市基金总额达2亿多元,每年用于奖学助学资金达千万元。并积极发动5万余名“五老”共同来参与关工委工作,深入开展“大手握小手,听党话、跟党走‘双万’工程”活动;成立“赣州市关工委关爱报告团”;分六个组对全市各县(市、区)、市直单位关工委开展“三级联动创五好”活动调研考评... ...一条条符合赣州实际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思路让全市关工委工作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全市人民面前,并多次获得表彰。2019年,他评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王立强,1933年3月生,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九江市湖口县林业局副调研员。多年来,他风雨无阻,不顾自己年迈体弱,在志愿服务岗位上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给予他人无私帮助。连续7年在学校门口义务疏导交通,连续6年在医院内外义务导诊……特别是在今年的抗洪抢险和抗击疫情期间,他和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冲锋陷阵,奋战在“抗疫”“抗洪”一线,在困难和危险面前,表现出了一个退伍老兵和一名共产党员英勇无畏的气概。先后获得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人、“五好共产党员”等荣誉。他的感人事迹被湖口人民广为传诵,被孩子们亲切称呼为“保镖爷爷”,被医生们称为“病房里的镇痛剂”。
郑磐基,男,1938年11月生,曾任上饶市婺源县林科所所长,被称为“专注打造中国最美乡村的生态保护第一人”。多年来,他足迹踏遍婺源所有村庄,用坚韧的意志认真记录着婺源每一棵古树的样貌,自掏腰包调查古树,拍摄冲印古树照片,收集古树历史传说,熟记每一棵古树的位置、品种与年龄,先后累计调查统计全县村庄5533株古树,为它们逐个挂上了保护牌。为加强山林保护,他结合传统的环保方式,以村规民约封禁为基础,提出的“自然保护小区模式”,被国家林业局誉为“婺源模式”,并在全国推广实行。2000年,经过3年的不懈寻找,他和同事在自然保护小区内发现了失踪近百年的鸟类——黄喉噪鹛!深入研究、观察、记录这种鸟类的生活习性,填补了我国该鸟类资料的空白,为物种保护尝试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
郭斯行,男,1924年5月生,吉安市遂川县草林镇小学离休教师。离休后,他情系山区孩子成长,免费辅导学生二十余年,义务辅导学生达到2000余人次。他还凭着自己执教多年的经验和优势,结合当地红色文化、历史和自己亲身经历革命、战斗生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鼓励他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学好知识,学好本领,报效祖国,建设家乡,改变家乡贫困落后面貌。先后为中小学校学生作革命传统、法制教育、美德教育等500余场,受教师生5万余人次。为让贫困学生都能走进校园,2012年,他以个人名义设立爱心育才奖学金,无私资助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几年来,育才基金会累计发放奖励、资助资金10余万元,奖励资助近100名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先后荣获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全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张春和,男,1941年10月生,196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南昌市百货大楼党委副书记、副经理。20多年来,他辛勤耕耘在新时代老干部服务社会的第一线,领着广润门老年协会200余名会员,帮扶困难学生100余对,并通过举办各类报告会、校外辅导、举办讲座等形式,对辖区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禁毒教育。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张春和带领他的队伍不顾年岁已大、头发已白,积极主动投入到守卡站岗、巡逻宣传的活动中。与此同时,他在老年协会中成立了腰鼓队、舞蹈队、合唱团、说唱队、文艺创作小组等多种形式宣传队,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公益事业,邻里纠纷,黄、赌、毒等方面领域宣传,得到了社区居民一致好评和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志愿者”“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等荣誉。
皮持衡,男,1940年12月生,198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江西中医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主任中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著名中医药专家,首届全国名中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名中医,全国第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退休至今,他仍然坚守医疗一线,每周出诊四个上午,全年门诊达6000人次以上;每周一次教学查房;每两周一次传承讲座;每月一次疑难病例等讨论,无怨无悔为广大患者疗疾治病和健康服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积极发挥中医老专家的引领作用,为江西省中医院新冠肺炎中药院内制剂的研发、江西省中医院新冠肺炎热敏灸治疗方案的研发、江西省中医院新冠肺炎预防和康复食疗的研发、江中系列健身导引功法-江中健肺复元导引法的编排提供学术支持。并无偿捐赠炒薏仁防感茶和祛湿益肺防感茶两个处方,请药厂炮制11520袋防感茶,委托乐平市中医院免费分发给了乐平地区一线抗疫人员、25家养老院及普通群众服用,为维护公共卫生和人民健康提供了中医药保障。
张新城,1925年7月生,194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景德镇市政府环保办顾问主任。多年来,他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工作、生活中把助人为乐、解人之困当做是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先后数十次为灾区同胞、贫困学生、孤寡老人、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捐款赠物献爱心,累计金额达数百万元。与此同时,他还特别关心社区事务,主动协助社区开展各种活动和义务服务。出资出力为社区宣传栏做雨棚;帮助年龄更大的或身体不好的老人提菜;帮助残疾人推车等。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期间,他天天在社区里穿行,在大街小巷进行文明劝导。先后荣获“全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