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2014年党政工作要点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2014年党政工作要点
2014年是医院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医疗综合大楼投入使用,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着力打造“中医很强、西医不弱,专科很强、整体不弱,名医很好、团队不差,服务很好、效益不差”发展格局的重要一年。医院将继续通过落实“保增长、调结构、重特色、抓改革、强管理、惠民生”的总体发展思路,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牢牢抓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利机遇,狠抓内涵建设,大力弘扬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推进质量强院、人才立院、特色兴院、管理创新和党的建设五大工程,全面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开创医院发展新局面。主要工作如下:
一、大力推进“质量工程”,提升卫生服务能力
(一)切实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继续加强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适时引进PDCA管理模式,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进一步完善“院一科一组”三级医疗管理网络,严格执行三级医生负责制。继续抓好基础质量管理,严把人员资职准入及技术准入关。加强运行病历和危重抢救病人的专项检查,突出环节质量监控,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加强救援模拟演练和院内急会诊演练,锻炼应急救援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及救治能力,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水平。充分利用医院感染信息系统,加强重点环节及人群的医院感染监测,推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进一步落实护理质量三级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推动护理工作全程质量管理。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夯实护理质量基础。进一步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建设,提升护理工作整体水平。
(二)狠抓医疗管理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督导落实工作,重点加强围手术期和手术科室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工作,增设手术病人术前检查快速通道,改进手术相关科室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加强住院病人住院天数的控制工作,进一步落实《住院超过30天病人管理与评价制度》等一系列医疗管理制度,制定出台《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管理规定》。进一步落实患者身份识别制度,防跌倒、防坠床防范制度,特殊药品管理制度,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等,保障患者护理安全。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二、大力推进“人才工程”,提升医院竞争实力
(三)建立健全医院人才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规范医院人才引进、培养、晋升和职业规划等工作。出台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相关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和激励体系,积极为人才搭建发展平台,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根据医院发展需要,着力加强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四)培养引进一支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严格落实医院《职工外出进修学习若干规定》,鼓励临床医护人员到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进修学习。鼓励在职职工参加学历教育和师承教育,提升职工整体职业素养。建立健全每月医院大讲座和每周科室小讲课制度,营造学习氛围。根据中医人才成长规律,高度重视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积极为师生创造良好的继承学习条件。创新院内继续教育模式,通过邀请知名专家来院讲学,开展职业培训和学术月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人才的职业技能。积极引进或柔性引进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专家,壮大医院人才队伍。重视专科护理人才培养,有计划地选送护士到国内知名医疗机构学习专科护理技术。
三、大力推进“特色工程”,提升内涵建设能力
(五)切实加强学科专科内涵建设。建立健全促进学科发展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学科内容、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和学科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坚持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大力支持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发展,在继续保持热敏灸技术全国领先的基础上,着力打造1-2个全国知名的品牌学科。切实加强骨科发展,整合资源,打造名副其实的江西省骨伤医院。切实加强重点专科建设,积极参与国家第三批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的验证工作;承办全国重点中医专科协作组工作会和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建立中医远程技术指导平台,开展远程会诊服务。
(六)加大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推广。严格落实《鼓励开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管理规定》,强化督查考核,鼓励开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严格落实《控制药品比例实施办法》,调整医院收入结构,提高办院效益。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优势,鼓励医务人员使用中药饮片,进一步提高中医治疗率和参与率。深入挖掘老中医药专家的经验方,提高院内制剂的申报研发能力和生产工艺,扩大院内制剂的使用规模。加强膏方与中医体检和“治未病”的结合,继续争取省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承办江西省第二届膏方节,拓展医院业务范围,把中医药的特色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认真开展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安排人员参加中医药标准化高级人才培训,开展12个病种的中医药标准应用评价,举办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等系列国家标准实施推广培训。
(七)扎实推进教学研究型医院建设。加快推进临床实践教学改革工作,逐步建立一套以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为特色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制定医护人员职称评定与教学工作相挂钩的管理制度,完善临床教学评估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把科研创新工作放在医院突出位置,提高医院整体科研创新水平。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工作制度和科研激励导向机制,理顺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增强科研管理能力。制定医院科研创新发展规划,做好医院科研创新顶层设计工作。加大科研投入,改进科研管理工作,设立院内科研基金,支持和扶持青年医护人员开展科研工作,着力提升省部级以上科研大项目的申报和研究水平。加强项目管理,建立重大科研项目动态跟踪督导机制。加强科研平台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组建江西省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院,完善科研设施,组建科研团队,鼓励多学科、院内外、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研合作,推动协同创新和科研成果的集成转化。要通过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促进医院临床科研的紧密结合,实现医院又快又好全面发展。
四、大力推进“管理工程”,提升科学办院能力
(八)在拓展办院空间中改善办院条件。加强沟通协调,加快推进医疗综合大楼各项扫尾工程,争取新大楼尽早投入使用。加快与省政府、省卫生厅以及南昌市政府等有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力争在南昌周边地区购地建设分院。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热敏灸分院和红谷滩分院发展。加快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步伐。在医院信息系统(HIS)上线运行的基础上,抓紧做好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电子病历(EMR)系统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的上线互联工作。通过系统间的信息共享,提高医院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抓住医院信息化的有利机遇,加强银医合作,建设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导医和自助服务系统,推动就诊服务流程再造,缩短患者就诊排队时间,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
(九)全面落实“大门诊”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压缩行政等非医疗用房,扩大门诊医疗用房。出台鼓励临床医师上门诊的有关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科学合理安排医务人员坐诊时间,提高医务人员上门诊的积极性。在红谷滩分院筹建开设第二国医堂,鼓励医院第三批28名江西省名中医前往坐诊。全面改造阳明路门诊部,增挂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骨伤门诊部,增设中医骨伤专科门诊。适时开设夜间门诊和节假日门诊,方便患者就诊。开设门诊小讲堂,免费为就诊患者讲解保健、养生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提高患者就诊感受,提升医院门诊整体管理水平。
(十)适时组建全省中医院战略联盟。在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支持下,组织开展合作条件、合作机制和合作模式等的调研谈判工作,组建以热敏灸技术推广为核心的全省中医院战略联盟。充分发挥医院全省中医医教研的龙头阵地作用,积极推动医院中医药技术、人才等向基层单位辐射,提升基层中医医院的中医药服务能力。依托全省中医院战略联盟的平台优势,把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纳入联盟平台管理,积极整合全省中医医疗机构优势资源,提升协同能力,推动全省中医药事业发展。
(十一)扎实推进医院各项事业发展。加快做好三定(定编、定岗、定责)工作,建立健全医院各级各类岗位体系。稳步推进绩效管理工作,通过建立绩效工资制度,形成以工资福利为基础,以绩效考核、核算、管理为重点的薪酬福利体系。积极利用医院信息化系统,推进全成本核算工作。加强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论证和效益分析,提高设备采购和管理的科学性。支持饮片公司进一步加强饮片质量管理和市场开拓工作。继续推进民生工程,在实现医院发展的同时,稳步提高职工的收入,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切实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动医院综治工作。
五、大力推进“党建工程”,提升引领发展能力
(十二)集中力量抓好支部建设。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增强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着力做好《党建资料汇编》的整理和编印工作,进一步推进党支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举办一期支部书记学习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党支部书记的党性修养和履职能力;严格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完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推行党员发展公示制、票决制,在培养、考察、政审、审批等每一个环节上严格要求,严格把关,确保党员发展质量。
(十三)提升党员服务群众能力。加强党员学习培训,提高党员政治理论素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加强中层干部的考核管理和培训工作,提升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的理论知识学习,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工作,组织党员利用休息时间开展义诊、导诊等服务,拓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途径,进一步提升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
(十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工作。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这一主题,继续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头看”工作,建立健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按照“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严格落实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省委若干规定。制定编印重点岗位工作流程图,加强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扎实推进风险岗位廉能管理。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制定医院招投标管理监督规定,加大对医疗器械和物资采购以及基建项目的监督力度。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强化反腐倡廉教育。创新医院宣传工作方式,重视宣传策划,提高对外宣传工作效果。进一步加强工会、共青团、统战和离退休工作,调动各方积极性,为医院建设发展献计献策。